- 观点1: 宝宝的食欲和自己进食的愿望,跟食物的色、香、味、形大有关系。孩子可不是一个闭塞的被喂养对象,他对食物的理解,远远超过爸爸妈妈所想象的范围。学习一些幼儿食品的制作方法,将孩子的食物做得色香味形俱全,才能满足孩子营养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。 色: 将食物做得有色彩,要利用天然蔬菜的颜色。如将大柿子椒的红色、青菜的绿色、豆腐的白色,巧妙地搭配在一起,很能吸引孩子的目光。又如在小馒头表面上撒一些菜、肉末或果泥,孩子也会对食物产生兴趣。 香: 一盘香喷喷的菜,会把孩子吸引过来。很多婴 幼儿食物的制作中都写上了:出锅前勾欠上点油,这就是让菜更香一些。也可以在菜中加入一点麻油,也很提香味。 味: 食物的味是最重要的问题,好味道才会有好的胃口。味道好坏取决于佐料的运用,盐、味精、糖、葱、姜、醋,要合理地搭配才行。孩子的食品,不要求味道太重,但也不要没味道,要适中。调味道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每个父母可以学习一点基本的操作方法,在学会一种或几种菜的基础上,举一反三,作出具有自己家庭风格的菜和饭。在儿童食品中应避免用酒、咖啡、辣椒等刺激性调味品。 形: 孩子对形比较敏感,一个造型普通的面点,即使再好吃,孩子也不会去看一眼。把面点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,孩子会爱不释手。许多粗粮,经过加工,做成各种几何图形、各种动物的形状,孩子们都很喜欢。爸爸妈妈可能感觉到有些难度,其实,现在有许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,去买一个木制的小模子,当你把面点做好时,在模子里压一下,形状就出来了。 父母烦心事: 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提起宝贝的吃饭问题就头疼:该讲的道理讲了、该说的话说了、软硬兼施,可就是不奏效。其实,对于两三岁的孩子,与其以强硬的态度,让他(她)被动地接受父母的观点,不如采取机智的策略,把吃饭的过程变成快乐的过程,让宝宝自觉自愿地把小肚子填饱。 放手让宝宝自己吃…宝宝自己吃饭好处多 1岁左右的宝宝,动手的愿望很强,勇气也是大大的。看着爸爸妈妈一筷子一筷子地往嘴里送,自己也不甘示弱,不满足“饭来张口”。性急的宝宝还会小手不停地动,急着抢家人手里的筷子和勺,在餐桌上一试身手。阻止宝宝还是鼓励宝宝,是决定宝宝未来吃饭好与不好的关键。因为,这正是宝宝学习吃饭的最佳时机。父母不妨索性给她一把勺,一双筷子,任他在碗里、盘子里戳,一口口地往嘴里送。结果当然是掉到桌上、身上、地上的比吃到嘴里的多得多,然而不能否认的是,最初宝宝毕竟有一、两口送到了自己嘴里,很兴奋,如果父母及时地夸奖几句,宝宝自己吃饭的兴趣会更浓。渐渐地,成功率能更高。有过如此训练的宝宝,一般1岁半以后,就能独立吃饭了。而且,这也是让宝宝体验成功、培养其独立性的开始。 操作要点: 宝宝碗里、盘子里的饭菜不要过满;温度适中,防止宝宝烫伤,或太凉吃下去胃不舒服。一次给宝宝一种菜,最好不要把几种菜混到一起,使宝宝吃不出味道,倒了胃口。 吃饭前,在宝宝座位周围的地上铺好报纸、给宝宝穿上罩衣、戴上围嘴,武装到位。等宝宝完全吃饱了,再清理“战场”,帮宝宝做个人卫生。还有,整个过程不能嫌麻烦——现在的麻烦是为了以后的不麻烦。 专座与专用餐具…儿童餐具巧选择 宝宝虽小,专人专座是必须的,这是养成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基础。父母可为1岁左右的宝宝准备一套婴幼儿餐桌、餐椅,如此即便是爱活动的宝宝也不容易摔着。没有条件的,可在成人餐桌旁给宝宝一个固定的位置,椅子一定要稳当,上面垫上软垫子,让宝宝坐着舒服;2岁以上的宝宝,可在椅子上再放一只小凳子,便于宝宝够得着桌上的饭菜。宝宝的餐具除了不怕摔、小巧、安全、好用外,还要注意视觉效果,色彩鲜艳、图案吸引宝宝、造型别致,能激发宝宝的食欲。 操作要点: 从宝宝会走路后,就对他(她)明确一点:吃饭必须在指定的位置进行,如果四处乱跑,就没有饭吃;饭后也不能吃其他的东西,两餐之间的点心仍旧维持原有的量。父母要有令必行、持之以恒,这也是对父母毅力的考验。 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 两三岁的孩子特喜欢与父母对着干。因此,在饭菜开始摆上桌时,父母和家人制造气氛,故意冷淡宝宝:“今天的菜真丰盛,味道好极了,快洗手”。等宝宝也来洗手,对他(她)说:“你先去玩吧,我们吃完了你再来吃。”或“这个鱼真香啊,你少吃点吧。”他一边喊着我要吃,一边把自己的碗装得满满的。此时,父母可适当地控制宝宝:各种菜都吃一点。你会发现,这种做法,比单纯的催促、劝说、追赶更有效果。 操作要点: 父母表面上要不露声色,一副对宝宝无所谓的样子,即便是他(她)跑来跑去,也绝不端着饭跟在后面,并设法让宝宝感到自己被忽视了,非要到餐桌上大吃一顿,为自己争口气。 给宝宝适度的选择 和成人一样,宝宝也表现出饮食上的个性,不爱吃某种食物,由此借题发挥,抻长吃饭的时间。妈妈可给宝宝一定的自主权,共同商量每天的食谱,让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内做出选择。比如,今天咱们吃菠菜、冬瓜,还是吃芹菜或豆芽?是吃猪肉、鱼,还是吃牛肉或鸡肉。由宝宝决定在所喜欢的食物中摄取不喜欢食物的同样营养,只要宝宝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餐桌旁吃,得到均衡的营养,就达到了目的。 操作要点: 给宝宝的选择范围不要太宽,一般两、三种之中选一个,营养搭配的主动权还在父母手里。和宝宝约定,按他(她)要求做的饭菜,一定要好好吃,否则下次不再征求他(她)的意见,做什么吃什么。两三岁的宝宝可随着父母一起买东西、帮着择菜,比如掰豆角。参与了劳动的宝宝,在吃饭时更关心自己的成果,吃得也好。 及时鼓励与适当奖励 训练宝宝吃饭,应事先和宝宝沟通,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要求,像不到处乱跑、不挑食、不剩饭、时间的限定等等。及时鼓励,即使是一点点的进步:“今天一口都没往外吐,比昨天好。”“还剩下几口,如果能在5分钟之内吃完,就比昨天快。”适当给些小奖励,激发宝宝好上加好。比如,宝宝喜欢小熊,哪顿饭吃得好,妈妈就给画一只小熊,由宝宝收好;如果一个星期能得到一定数量的小熊,周六、周日就带她到她最想去的地方玩,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。 操作要点: 坚持原则。定好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绝不能延长到40分钟,否则你的努力将大打折扣。 说话算数。一旦宝宝得到了足够的小熊,父母的许诺一定要兑现。 给孩子营养的概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爱吃的东西,这时最好给孩子讲一些营养知识,让他(她)明白这些东西对身体有什么好处。在做饭甚至去超市购物时,先向宝宝吹吹风:“你看芹菜嫩绿嫩绿的,吃点绿色蔬菜身体好……”餐桌上再对宝宝做“营养培训”:“吃点菜花,补充叶酸;胡萝卜里的胡萝卜素含量多,吃了能长高个;猪肝含铁、维生素a丰富,吃了嘴唇红,宝宝越来越漂亮;鱼能健脑,多吃鱼的宝宝聪明……”渐渐地,宝宝就知道了不挑食的好处,不再让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吃饭问题发愁了。 操作要点: 饭菜富于变化。即便是宝宝喜欢的,也要今天吃了,明天就换别的,保持体内营养平衡。 色、香、味、形、营养缺一不可。让宝宝从直观上喜欢,比如把食物拼成卡通图案,以此刺激儿童的胃口。
- 扩展阅读1:
- 3.如果婴儿总是把喂进去的辅食吐出来,或用舌尖把辅食顶出来,就暂时停止这种辅食的添加,改其他种类,或1周后再重新添加。 4.不要因为宝宝不爱吃辅食就不给奶吃,不能惩罚宝宝。 5.不要因为宝宝不爱吃辅食就认为宝宝厌食,给宝宝吃药。 6.不要因为给宝宝做辅食,就减少和宝宝玩,带宝宝户外活动的...
- 扩展阅读2:
- 1.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。定时、定量给孩子进食,减少两餐间的零食,养成不挑食、不偏食、吃得杂、吃得全的习惯。吃饭时不要逗孩子说笑,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。这样会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,导致消化不良。不要蹲着吃饭,否则会引起嗳气、呃逆、腹胀,影响进食量。2.增加膳食烹调品种花样,刺激孩子...
- 扩展阅读3:
- 所以对于抗拒辅食的宝宝,可以对他进行脾胃的调理,适当补充一点益生菌改善菌群,补充钙和锌等,调理宝宝的肠胃,促进食物的消化。也可以煮一点苹果、红枣、山楂水给宝宝喝,对于促进消化有辅助的作用。不要给宝宝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,可以喝点热粥。宝宝的肠胃调理好了,对于辅食的需求也会逐渐的大起来。
- 扩展阅读4: 一岁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?
- 2、马上断奶!我的宝宝当初也是这样,从四个月添加辅食开始,就没好好吃过一顿完整的,只有炖蛋还能吃半碗,其他米饭啊、粥啊,吃几口就开始闹了,直到奶头塞到他嘴里才行。他头两三个月还满胖的,现在都没什么长肉,我很苦恼。就咨询了儿保专家,告诉我说马上断奶(那时7、8个月)。因为他一直...
- 扩展阅读5:
- 在宝宝饥饿时先喂辅食,如果宝宝因为母亲在场而拒绝吃饭,可以暂时让母亲离开,由别人喂饭,让宝宝及时学会和接受固体食物非常重要。如果宝宝恋母乳特别严重,可以考虑断母乳,如果孩子能很好的吃辅食,母乳可以继续喂。另外,针对1岁宝宝不爱吃饭的问题,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调整:1、早餐起来后喝白开水...